孩子不喜歡遵守規則?試試這 3 種改善方式

孩子不喜歡遵守規則,總是故意去做爸媽或老師說不可以做的事?其實孩子不理解規則,可能跟「情緒成熟度」有關喔!情緒成熟的孩子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,例如在遊戲中輸了的孩子,如果能控制不發脾氣,就更能靜下心來遵守規則。這樣的孩子也更能考慮他人的感受,並理解自己的行為可能對群體產生影響。對於不喜歡遵守規則的孩子,今天籽樂要分享 3 種父母們可以試試看的引導方法。一起看看吧!

無法理解規則的孩子,可能會這樣⋯

口 故意去做爸媽或老師說不可以做的事(例如:老師要大家排隊時,故意站在隊伍外)
口 在與同儕互動時產生誤會或爭吵(例如:不了解「輪流」的規則,搶奪別人的玩具或打斷遊戲)
口 沒辦法理解規則時,表現出沮喪或憤怒的情緒(例如:在遊戲中因為搞不懂規則而發脾氣)
口 表現出對規則不在乎、冷漠的態度(例如:老師解釋規則時充耳不聞,繼續做自己的事)

3 種方式,幫助孩子更理解規則

方法 1:用簡單、清楚的方式說明規則

有時候孩子並不是故意不遵守,而是不理解規則。我們可以盡量用孩子容易理解的方式說明規則,例如搭配圖片或實際的案例來說明,或是把希望孩子遵守的指令拆解成小小的步驟,讓孩子逐步遵守。

方法 2:試著解釋設定規則的原因

比起強硬地告訴孩子「就是要這樣做」,我們可以進一步解釋為什麼要有這些規則,以及如果不遵守規則可能會有什麼結果。例如:課堂上發言前要先舉手,這樣每個人都有機會表達,如果沒有先舉手再發言,可能會干擾到其他同學上課。

方法 3:讓孩子有感受與表達的機會

當孩子對規則產生不理解、抗拒或生氣的情緒時,我們應該多多引導孩子調節與表達自己的情緒。可以先帶著孩子深呼吸緩和情緒,再協助孩子理解自己情緒的來源,並用簡單的句子表達。例如:我現在感到很生氣,因為____。

最後,也別忘了多多鼓勵孩子唷!

鼓勵孩子時,可以盡量講出具體的行為,例如:「因為你剛剛先舉手再發言,大家都能好好聽到你的想法,你很棒喔!」這樣即時的回饋,可以加深孩子的正向行為。


我們是 Keedle 籽樂教育

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面對無法解釋的情緒行為,父母越想了解,越是手足無措嗎?

籽樂團隊擁有專業的兒童教育團隊與情緒腦科學專家,將醫療資源、科學檢測與 AI 系統帶到情緒教育中,提供更精準的工具,幫助我們更了解孩子。照顧好情緒,孩子才能好好學習,跟著籽樂一起給孩子們最合適的引導與陪伴吧!

追蹤籽樂教育:

閱讀更多文章